股票的“涨跌停板制度”是中国股市中一项重要的交易规则,旨在防止股价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度波动,保护投资者的利益。具体规定如下:
1. **涨跌停幅度**:在中国A股市场,普通股票的涨跌停幅度为10%。也就是说,股票在一个交易日内,价格相对于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,上涨或下跌的幅度不能超过10%。例如,如果某只股票前一天的收盘价是10元,那么今天的最高价不能超过11元,最低价不能低于9元。
2. **特殊股票的涨跌停幅度**: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股票,涨跌停幅度有所不同。例如,ST股(特别处理股票)和*ST股(退市风险警示股票)的涨跌停幅度为5%。创业板和科创板股票的涨跌停幅度则为20%。
3. **新股上市的涨跌停规定**: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停限制,但从第二个交易日开始,涨跌停幅度按照上述规定执行。
4. **盘中临时停牌**:在某些情况下,如果股票价格在短时间内波动过大,交易所会实施盘中临时停牌措施。例如,创业板和科创板股票在盘中价格较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30%、60%时,会分别停牌10分钟。
5. **集合竞价阶段的涨跌停限制**:在开盘集合竞价阶段,股票的申报价格不能超过前收盘价的900%,也不能低于前收盘价的50%。
涨跌停板制度的实施,有助于维护市场的稳定,防止股价在短时间内出现剧烈波动,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交易参考信息。当然,投资者在交易时还需要结合其他市场信息和技术分析,做出更为理性的投资决策。
发布于2025-01-06 13:47 北京市





